xx色综合,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网站,成年在线欧美,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行業(yè)資訊

全球芯片補貼戰(zhàn)已打響!

ainet.cn   2022年03月11日


        全球性芯片短缺危機的爆發(fā),令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將半導體產業(yè)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扶持政策接踵而出。例如,近期美國和歐盟相繼出臺芯片相關法案,大力招攬半導體廠商。近期,日韓、歐美、印度等全球主要經濟體爭相出臺半導體發(fā)展戰(zhàn)略,宣布投入巨額資金,打造穩(wěn)固的半導體供應鏈和生產基地。

中國:2025年自給率70%
        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占據(jù)全球1/3的市場份額。
        “十四五”規(guī)劃明確將第三代半導體列為重點發(fā)展方向。國務院2020年也出臺文件,提出將從財稅、投融資、研發(fā)等多方面支持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yè)發(fā)展,提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不過,短期內中國要想在芯片領域實現(xiàn)自給自足還是很困難的。

韓國:政策扶持 + 企業(yè)出錢
        韓國對于半導體產業(yè)的扶持主要表現(xiàn)在頂層設計和政策優(yōu)惠及傾斜上,但政府出資較少,大頭還是在企業(yè)。
        2021年5月,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發(fā)布“K半導體戰(zhàn)略”,宣布未來十年,韓國政府將攜手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153家韓國企業(yè),投資51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萬億元),目標是將韓國建設成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引領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 
        上述投資額中,大部分來自企業(yè),也就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公司未來十年的投資,而韓國政府將為相關企業(yè)提供稅收減免、擴大金融和基礎設施等支援方式。例如,像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這樣的企業(yè),其半導體研發(fā)投資的稅收減免上限將提高到40%~50%,設備投資則是10%~20%。
        韓國還將在各個大學增加半導體相關專業(yè)的錄取名額,計劃未來10年培育約3.6萬名人才,并修訂相關法律法規(guī),放松監(jiān)管,支持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


日本:重金招攬臺積電
        與韓國企業(yè)相比,日本半導體企業(yè)對于大規(guī)模投資相對謹慎,而日本政府能夠提供的資金支持也相對有限。例如,在2021年底通過的預算修正案中,77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23億元)投向半導體產業(yè)。其中大約一半,即4000億日元用于資助臺積電在日本熊本縣建立一家芯片工廠。該工廠也有索尼和電裝的出資,但主要股權掌握在臺積電手中。
        據(jù)了解,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半導體是行業(yè)的領頭羊,輝煌一時,曾獨占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約50%的份額,后在美國的打壓下逐漸衰落,而今其希望重拾輝煌。除了巨資招攬臺積電在日建廠外,剩余資金用于強化半導體生產設備,以及5G通信技術、半導體相關技術等研發(fā)。
        對于政府的出資,日本業(yè)界似乎并不太滿意。日本政府半導體委員會高級顧問、東京電子公司前CEO東哲郎此前呼吁日本政府和民間機構未來十年投資1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70億元),以重振日本半導體產業(yè)。日本自民黨高級成員甘利明也表態(tài)稱,日本必須推進與臺積電的合作,并在十年內投資7萬~10萬億日元。

美國:法案遲緩,企業(yè)先行
        美國雖然是半導體強國,但全球半導體供給80%左右依賴亞洲,而半導體供應鏈風險的凸顯,令美國考慮采取措施推動半導體生產回歸國內。繼向全球各大半導體廠商索要數(shù)據(jù)外,今年2月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包括提供5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86億元)補貼用于刺激美國半導體生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眾議院法案版本與參議院版本存在分歧,尚需兩院談判來解決分歧,并調整達成同一版本。就在近日,一個由14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兩黨團體簽署聯(lián)名信,敦促國會領導人盡快談判,盡快為半導體芯片生產和研究提供52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
        雖然補貼尚未下發(fā),但臺積電、英特爾、三星電子等多家廠商已經官宣在美建廠計劃。其中,俄亥俄州政府為英特爾提供價值2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而該公司聲稱,未來十年在俄亥俄州的總投資將超過1000億美元。臺積電新工廠選址亞利桑那州,而三星電子定在了得州。



歐盟:傾全歐之力,欲使產能翻倍
        與在半導體領域強勢的美國相比,急于追趕的歐盟更加著急。今年2月8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了備受關注的《歐洲芯片法案》,計劃投入超過430億歐元公共和私有資金,以提振歐洲芯片產業(yè),降低對美國和亞洲企業(yè)的依賴,并助力歐洲數(shù)字化和綠色轉型。歐盟計劃大幅提升在全球的芯片生產份額,到2030年,從目前的10%增加到20%。歐盟希望匯集成員國、第三方國家及企業(yè)的資源,從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綜合支持芯片產業(yè)。
        歐盟希望能吸引更多企業(yè)來此建廠。自2021年以來,歐盟一直在積極爭取臺積電、英特爾、三星電子、格芯等頭部廠商赴歐設廠。不過,臺積電傾向于日本和美國,三星電子傾向于美國和韓國,英特爾有意在歐建廠但前提是能拿到巨額補貼。不久前有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歐洲新廠可能位于德國馬格德堡。

意大利:逾40億歐元投資,招攬英特爾
        歐盟層面的芯片法案尚需各成員國批準,而意大利已經先行一步。意大利近日出爐的一份法令草案顯示,意大利計劃在2030年前撥出逾40億歐元,用于推動當?shù)匕雽w制造業(yè)發(fā)展,吸引英特爾等廠商投資。其中,意大利計劃在2022年投資1.5億歐元,2023~2030年間每年撥款5億歐元。
        目前,德國馬格德堡是傳聞中英特爾的新廠所在地,而其他國家也在爭取。不過,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與英特爾的談判非常艱難,因為該公司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據(jù)說意大利還在與意法半導體、美商休斯電子材料公司,以及即將被英特爾收購的以色列Tower半導體公司進行談判。除了吸引投資外,意大利還將推動微處理器技術的研發(fā),以及創(chuàng)新技術的商業(yè)化應用。


印度:提高補貼力度,招攬外商
        印度也加入了打造芯片工廠的行列。2021年12月,印度批準了76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625億元)預算,計劃6年內補貼外商到印度設立逾20座半導體設計、零組件制造和顯示器制造廠,臺積電、英特爾、超微半導體(AMD)、富士通、聯(lián)電等都是招攬對象。
        目前,從手機到汽車,印度幾乎所有半導體需求都依賴海外廠商。印度此前已經邀請外商赴印度建廠,但宣告失敗,原因之一是印度政府提供的資本補貼最多只有40%。通過加碼補貼,印度希望未來能實現(xiàn)芯片自主可控。印度此舉得到了半導體廠商的積極響應。印度此前發(fā)布一份聲明,稱已收到五家公司提交的價值205億美元的芯片工廠投資計劃。

        結語:隨著俄烏局勢升級,原本已經有所緩解的缺芯情況再次引發(fā)了人們的擔憂,而各國不惜拿出巨額補貼,積極招攬半導體廠商,例如美國,雖然聯(lián)邦補貼遲遲未下發(fā),但各州不惜自掏腰包吸引企業(yè)到本地建廠。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涉及的不止是經濟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問題,為此各主要經濟體不得不全力以赴。

(轉載)

標簽:芯片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億萬克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