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如今發(fā)展迅速,并且變得越來越像人類。例如在很多人的家中,掃地機器人就像“除塵哨兵”一樣在地板上游蕩。

特斯拉正在開發(fā)由人工智能驅動的人形機器人,而谷歌希望為其開發(fā)的人工智能大腦構建機器人的身體。相比傳統(tǒng)機器人公司,他們的一舉一動更令人關注。由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機器人如今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像人類。
如果未來學家的預測如愿的話,那么未來的機器人助手將是在家能夠完成各種家務的人形機器人。人們在2022年看到了機器人技術的巨大飛躍。在特斯拉舉辦的2022年的“人工智能日”上,該公司展示了特斯拉機器人的兩個工作原型:一個是用現(xiàn)成部件構建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另一個是希望規(guī)?;a(chǎn)的更先進版本的擎天柱。擎天柱是圍繞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構建的,但它不再設計為汽車導航和識別信號燈,而是檢測日常物體和人類并進行判斷和處理。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會上表示,這款機器人的設計初衷是最終成為家庭助手,人們可能有一天將它作為禮物送給父母。馬斯克說:“擎天柱被設計成一個功能強大的機器人,其產(chǎn)量將會非常高,最終可能達到數(shù)百萬臺,而且預計它的價格要比自動駕駛汽車低得多。”

谷歌正在研發(fā)能夠理解例如“我把飲料灑了”等模糊短語的機器人,然后找出解決問題所需的步驟。
谷歌還通過為其先進的機器學習大腦賦予機器人的身體以重塑機器人世界。2022年,谷歌將其名為Palm Say-Can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Everyday Robots(由谷歌的X計劃成立的公司)制造的機器人中。
機器人并不是采用“If this,then that”這樣的命令進行編程,而是通過機器學習技術來理解“我餓了”這樣的模糊指令,然后它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提到機器人助手,人們可能并不會馬上想到谷歌和特斯拉,但這些科技巨頭卻代表著機器人設計的一個新前沿:超級智能機器人將無縫導航世界,并與人類互動。
因此,人們需要深入了解機器人技術正在發(fā)生的變化,以及那些試圖將機器人進一步推向人們生活、模糊人與機器之間界限的科技公司。而從擎天柱到“自我修復”黏液機器人,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各種奇妙的機器人,都是人們值得關注和了解的機器人技術。
(轉載)



